搭一座橋

靜山靈修中心 

 

  「我發現,原來我來之前,心底除了想要做出明智、能得到讚許的決定之外,還有一個隱藏的期待:學會做出不要讓天主生氣,因而遠離我的決定。」

  一位「做對決定工作坊」的參與者,在回顧兩天的經驗後,認識了自己參與工作坊前,她沒有意識到的隱微動機。經過兩天的工作坊,她興奮地發現到,她根本不需要擔心天主生她的氣—不管她做了何種決定,都不會讓天主對她的愛少了一分一毫。

做對決定工作坊-參與者回顧天主如何臨在自己的生命之中.jpg

  談到「靈修」時,一般人都覺得那是「有道行」的人才能碰的領域。而實際上,靈修就是「日常經驗中的神聖向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課題。因此,如何透過大家熟悉的日常經驗,幫助弟兄姊妹體會到其中的神聖向度,就成了今年靜山安排避靜與工作坊時,特別著重的課題。

視覺藝術與靈修工作坊--學員正在畫自己的肖像.JPG

  一整年下來,這些全新的嘗試,帶來了令人動容的經驗。在「視覺藝術與靈修工作坊」中,藉著透過顏料與筆觸躍於紙上的感受,參與者認識了天主放在自己心中的渴望,並願意採取行動回應它;在「與植物做朋友—園藝治療與靈修工作坊」中,參與者運用再平常不過的樹葉與花瓣,勾勒出自己的肖象,並藉著伙伴的回饋,經驗到天主看了自己的模樣,也認為「好」;在「肢體與靈修工作坊」中,參與者在優美的肢體動作中,意識到天主在創造自己的時候,竟是如此深情。

肢體靈修工作坊-玩樂的身體.png

  在「情緒與靈修工作坊」中,參與者意識到那些不舒服的情緒,不是天主遠離自己的懲罰,而是祂呼喚我走向祂的記號;在「夫妻避靜—陪你一起老」中,參與的夫妻,意識到天主用不同的眼光,看著自己的另一半;在「依納爵週末避靜—釋放恐懼」 中,參與者邀請耶穌,陪伴自己面對對死亡的恐懼;在「兒少保護工作坊」中,參與的修道人發現,保護社會中最弱勢的兒童與少年,不是一個外加的工作,而是基督來到世界的本質--「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瑪十二20)

夫婦避靜-陪你一起老--參與的夫妻,一同獻上這兩天的恩寵.jpg

  靜山的輔導們藉著圖畫、植物、肢體、日常決定、情緒、心理學、社會工作,在人和天主之間,搭了一座橋樑。參與者經驗到,我們所信仰與事奉的天主, 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主,而是我們可以「在一切事上發現到的天主」。

與植物做朋友-園藝治療與靈修工作坊--學員製作的自我臉譜.jpg

  當避靜或工作坊結束,這些參與者帶下山的,不止是知識與技巧,更是對於那位愛自己的天主,深深的認識與體驗。而這份關係,相信也會支持著每位來到靜山的兄弟姊妹,繼續藉著每天平凡的日常生活,「讚美、尊敬、事奉我們的主天主」(神操#23)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耶穌會資發室 的頭像
    耶穌會資發室

    恩典之路

    耶穌會資發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