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之路】耶穌會士眼中的馬志鴻神父

 

馬志鴻 Mariano Manso, S.J.

 

 

馬志鴻神父2.jpg

入會 75 年、領受司鐸聖職60年

1927-04-25 生於西班牙畢爾包 (Bilbao)

1944-09-23 在西班牙羅耀拉 (Loyola) 進入耶穌會

1959-04-05 在台灣新竹市聖母無染原罪堂領受司鐸聖職

1963-02-02 在 義 大 利 羅 馬 耶 穌 堂 (Gesú Church) 矢發末願

現居住在頤福園,為教會及耶穌會祈禱

 

 

向靈修導師學習靈修陪伴和指導

甘國棟神父

 

馬志鴻神父一生的工作都在帶依納爵靈修,以這項專業陪伴協助他人得到圓滿的生命。我和他的交往互動都在靜山,包括兩年的初學培育和十二年的工作,一起合作安排避靜、研習會和工作坊,讓我逐漸學習成為聖依納爵靈修的傳遞者和分享者。在初學的課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教《聖依納爵自述小傳》,正如這本口述歷史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這本薄薄的小書也用了快半年的時間才上完,在創會初期聖依納爵只能利用公餘之外的時間,片斷向鞏路易神父敍述天主帶領他的歷程,這門課也夾雜了初學其他的培育試探陸續上完。因著這樣的多元培育才能有更多的時間慢慢領悟其中的靈修歷程,馬神父旁徵博引許多資料使這門課非常有趣,讓我們從聖依納爵自己和鞏路易神父的互動深入瞭解內在的動態,把書本平鋪直述的文字敍述,經由連結相關的資料引導出聖依納爵豐富的靈修神恩,透過皈依、蒙召的各種經驗,幫助初學體驗個人蒙召的意義、歷程、在主內的友誼及如何形成團體,幫助學習者活出自我認同—成為主耶穌的夥伴,在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中,學習如同會祖一般的認識耶穌、愛慕祂,好能勤謹地跟隨他,與夥伴一起成為被派遣的自由人。

發願二十年後我被派回靜山做行政工作,同時開始學習帶領聖依納爵靈修,在傳統的講授避靜及個別指導避靜外,也開始舉辦相關的工作坊,把神操的內容轉化做不同主題的操練,對我是一個新的挑戰,這時馬神父豐富帶領神操的經驗就成為最好的資料提供者和贊助的力量,無論是決定各個工作坊的結構和內容,所需的相關參考資料,他總是完美的提供協助,在不預期中陸續完成了七個「聖依納爵神操工作坊」。此外,在逐步學習帶領各種避靜時,面對避靜者的需要或困頓,他就是分享者及切磋的夥伴,幫助我學會在帶領神操避靜的同時,能扮演好靈修陪伴和指導的雙重角色。

和他相識的四十年中,十四年的共同生活是天主給我在耶穌會許多的恩寵之一,回憶中最珍貴的時光是午、晚餐後弟兄們一起散步, 這古老的優良傳統使彼此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他的博學多聞和幽默風趣,讓靜山平淡的生活增添許多色彩,很難忘記對話中他常常讓引人發出讚嘆的笑聲。這些同行經驗的回顧,幫助我再次認出他就是雅魯伯神父眼中「為他人並與他人一起生活的人」,做為一位傳教士他把自己完全分享給近人,幫助我也更真實的活出相同的精神。

馬志鴻神父1.jpg

 

從紅塵道路慢慢地認出天主

武金正神父

 

回首看一位耶穌會士的聖召與生活,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但就一位越南籍的耶穌會士來說,馬神父是很特別的一位,他剛好與耶穌會能第三次回到越南建立起來有很大的關係,更詳細的說法是, 在 1960 年至 1975 年間,馬神父的聖召在越南的耶穌會中,扮演一個很特別的角色,即如何把聖召在越南的教會推廣出來。

也許,最能代表他整個看法和方向的一句話,如同北寧主教黃文達(Hoàng Văn Đạt)所說的:「他從西貢紅塵的路途,引導我認識並走上建立天主國的道路。」這一句有深意的見解,不單是說明馬神父所推廣聖召的時代,就連現今的越南,耶穌會會士推廣聖召的基礎和精神,都是一樣的組織和精神。的確,如果有機會,我們到守德郡(Th Đức),每個週末都可以看到,在樹下或是在室內空間裡,有小型生活團體,這些團體的成員就是鄰近的一些大學學生,在耶穌會修士的領導下,學習如何認識智慧和德性,也就是所謂的「從紅塵道路,慢慢地認出天主的福音精神」。

學生不分男女,每年一至兩次都會有機會接觸聖召,認識耶穌會的精神。而這些種子,如果在好的地裡,就會發芽長出聖召,也就是追求和愛慕天主到某一個階段,它會被認出並進而申請與邁向進入耶穌會準備的初學院。基本上,由馬神父所推動的聖召,和按照上述所描述的聖召是一樣的,但不一樣的是,在那個時候對獲選人的標準非常嚴格,每年若能收到 2 3 個人就算是不錯了!有別於現在,每年都會有 20 位左右的年輕人加入初學院。

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就是天主所安排的,因為馬神父所引導出來的修士們,不單是經過嚴格訓練之後淬煉出來的菁英,而且在共產黨所控制的任何地方都能有特別的作風,不單是保全了聖召,還具有創意並發揮了福音的精神。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崗位,默默無聞地引導人們善度生活。如其中一位投入自願軍的弟兄,因為表現良好, 後來被提拔進入共黨所設的學校(給那些因戰時無法唸書,戰後要求他們在短時間,補回與工作相關知識跟教育的地方),而且還被選為學校校長。

若福音的方式來說明,正如耶穌派遣門徒去宣講福音,好似把羊群派進狼群中,所以他們得機智如蛇、溫馴如鴿,但若要成就此事, 即須憑藉真正的福音精神,像是:「愛人如己」,尤其是包括「愛仇人」才能真正地做得到。而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地渡過了早期耶穌會在越南的階段。

馬神父雖然於 1976 年被政府驅逐出境,但他的心還是留守在越南,特別是在祈禱中,總是希望他的耶穌會徒弟們能活出「更」的精神。於是在 1991 年,當越南開放時,他和另一位越南籍神父,勇敢地申請到越南,因為這一年就是整個耶穌會慶祝聖依納爵 450 年的生日,與400 週年建立耶穌會的聖日。

看見年輕的弟兄們仍安然地生活著,馬神父除了內心的喜悅外,也預備於 1995 年到越南開第三年的初學,可惜因環境尚未明朗化,較沒有更多的機會到越南服務,儘管如此,越南的耶穌會士們,早已收下馬神父的心意,持續地關心他,並在祈禱中彼此紀念。

馬志鴻神父3.jpg


回顧恩典之路系列好文http://goo.gl/dLxrTH
耶穌會線上捐款/感恩奉獻(照顧高齡會士)→http://goo.gl/caVSY2

 

恩典之路單元由耶穌會資源開發室提供,分享耶穌會士的使命、服務,甚至是需要。還請大家多給我們回饋與支持,也請多多分享!感謝~~

arrow
arrow

    耶穌會資發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