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比尋常的恩典─陳宗舜神父

領受鐸品50年    陳宗舜 ELÍAS CEREZO

 

出生:1938-07-20 生於西班牙塞哥維亞

BornBorn in Torregutiérrez de Cuéllar, Segovia, Spain

入會:1954-09-14 在西班牙比斯開省

EnterEntered the Society of Jesus in Orduña, Vizcaya, Spain

領受鐸品:1968-06-29 在台灣新竹主教座堂

OrdainationOrdained Priest at the Cathedral, Hsinchu, Taiwan by Mgr. Peter Du Bao-chin

末願:1974-01-29 在台灣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聖堂

Final VowsLast Vows at the Faculty of Theology, Taipei, Taiwan

現職:屬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團體,牧靈使命

NowAt the Faculty of Theology, Pastoral Ministry

 

 

時光荏苒一彈指間,我領受鐸品已邁過半個世紀,又適逢八十大壽,怎能不頌謝主恩。回首這些歲月,體悟到自己有如種在溪畔的小樹,總不匱乏,若問有幾許不愧,實乃活水天上來。

 

【聖召啟蒙】

現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cus)每逢談到聖召,總不忘提及祖母,在《平民教宗方濟各》(Francis)這部影片中,提到祖母送他一本《聖方濟各‧亞西西》傳記,因而深受啟發,可見一斑;而我的聖召,我的父母則厥功甚偉。當我正值七、八歲時,曾一度病入膏肓,母親徒步到村外的聖母朝聖地懇切祈禱,並把我奉獻給聖母,旋即大獲痊癒,顯然我的聖召和父母的祈禱密不可分。

 

【聖召歷程】

十一歲時,我們農村學校的老師、本堂神父以及表伯神父,皆異口同聲地鼓勵父母讓我繼續升學,他們便帶我到教區的修道院就讀中學。我們的神師是位耶穌會士,當我向他表明渴望到傳教地區去,他囑咐我應先加入有傳教使命的修會,而他自然樂意我入耶穌會;我遂給主教去函,獲得許可,父母也應許,便水到渠成。

 

一九五四年九月我進入耶穌會的初學院,歷經三年文學、三年哲學,便申請要到傳教地區遠東省,省會長不反對,但是首要先到中學「試教」。一年後,再度向省會長提出申請書,他隨即派遣我到越南,可是當時越南政局詭譎,因而無法成行。一九六三年我終於來到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台灣;所以原先的「試教」一年,加上台灣的兩年國語,共三年。

 

學華語後,負笈菲律賓碧瑤讀神學,兩年後台灣的政局也穩定了,耶穌會便將神學院喬遷至台灣,附設於輔仁大學,我便又來到台灣,繼續修習第三年神學;在領受鐸品後,又讀一年神學,我取得了碩士學位。而後,奉命回到西班牙,一面休息,一面做第三年(卒試),結束後便整裝去羅馬一年,準備教授教會史的教材。我想值得一提當時張春申院長的智慧之言:「我知道你熱愛年青人,不過,假如你現在不去羅馬,以後太喜歡年青人,恐怕更走不開,最好現在就去進修,學生還是會等你的。」

 

就這樣,我完成了耶穌會的培育過程。看來張神父未卜先知,一九七一年我終於落地生根在台灣了,年青人果然沒有落跑,從此開啟我的使命。

 

【修道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使命經驗】

綜而觀之,向輔大學生及教職員講授要理,是我一生最鍾愛的使命。

當初神學院除了讀神學的修士外,尚餘十來間空房,我們便招收輔大男生,特別是「服務隊」的幹部,計四十六位;我開始著手給幹部、學生、輔大教職員講授要理,自一九八八年開始,假輔大「宗輔室」講要理,直到今天。

一日復一日,學生、教職員口耳相傳,每學期大約卅位慕道,其中三分之一是教友再慕道;三分之一在「聖誕節」或「復活節」領洗,截至目前為止,經由慕道接受洗禮的不下三百五十位;剩下的三分之一,我戯稱他們為「拖拖拉拉隊」,有的面臨畢業或其它因素擱下,但日後亦不乏回到輔大或在校外接受洗禮的。

 

在經年累月的經驗中,印象最深且最關鍵的,就是體驗到「寬恕」的重要性,「不寬恕」對人而言是莫大的痛苦,因內心不得安寧。事實上,寬恕得罪我們的人很難,依賴自己卻萬萬不能,有不少人體驗到自己需要力量,所以決定領洗。

 

一個印象深刻的經驗,有位女老師,突然來敲門,很納悶地問道:「神父!房子、車子我都有,家庭美滿,事業有成,還有兩個乖巧的孩子,為何我總不感到開心、幸福呢?」我們素昧平生,於是邀請她慕道;有天談到「基督對愛的概念」這個主題,她突然一躍而起:「現在我知道問題的癥結了,多年前有位老師傷害我很深,我一直無法寬恕他。」無巧不成書,當天在回程時,他們竟不期而遇,她一反常態,選擇笑臉迎人,很真誠地說:「老師,好久不見,來!我請你喝杯飲料,好好聊聊。」說來奇妙,從此她整個人脫胎換骨。

 

【陪伴青年及修會會士的經驗】

今年是聖磊思(St. Aloysius Gonzaga, SJ)禧年,磊思是青年主保,於此之際,值得深思該如何陪伴年青人及團體中的年青會士。我只提出一點:扮演「異星」!我在菲律賓就讀神學時,有陪伴年青人,他們生性開朗,來往輕而易舉,可是一九六七年來到台灣繼續完成兩年神學時,礙於語言及個性使然,則頗為難;幸好,初來乍到台灣的那個暑假,高欲剛神父(Juan A. Goyoaga, SJ)正好舉辦「大專同學會夏令營」,他鼓舞我:「你只要參加,跟他們來往,我不給你任何其它負擔。」於是,我卯足勇氣應邀參與,事實上,我雖不會彈吉它、唱歌、表演,但是當別人表演時,我趁機與人分享,有的竟然結緣成為終身好友;自此,我深愛輔導年青人。這經驗教導我,要學習活出「正能量」:給人希望、方向、力量、智慧、自信、快樂……等等,不要吝嗇鼓勵年青人及會士,善用天主恩賜的神恩,做指點別人的「異星」,樹立通向基督的路標。

【結語】

有句話說:「我們很難給生命增加時間,但可以給時間增加生命力」與大家共勉之!

 

網誌圖文好讀版/回顧好文→http://goo.gl/dLxrTH
耶穌會線上捐款/感恩奉獻→http://goo.gl/caVSY2

 

arrow
arrow

    耶穌會資發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